今年6月11日是全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1日晚,由颍州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颍州区文化馆承办,颍州区总工会、颍州区妇联、双清湾水街协办的颍州区第十七个非遗展演活动在双清湾水街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展现颍州民间文化精髓和非遗文化内涵,让民众深入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推动非遗更进一步连接民众日常生活。展演活动穿插举办了手工艺展、非遗知识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尽享非遗文化的魅力。 展演项目有民俗表演《狮子灯》《花挑·旱船·小黑驴》、民间曲艺《颍州大鼓》、民间舞蹈《花棍舞》以及民间音乐等;民间美术类项目有《颍州剪纸》《刘氏糖画》《颍州泥塑》《面塑》,民间手工传统技艺类《颍州枕头馍》《瓦焙焦馍》《清举刻铜》等。今年申报的《张氏玉印篆刻》成功入选第六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目前颍州区已经有3项省级名录,15项市级名录,28项区级名录。


文艺展演剧目不仅有歌曲、小品、歌曲、舞蹈还有传统戏曲豫剧等等,展演内容既有弘扬真善美的传统剧目,也有老曲新唱歌颂新时代的曲目。


阜阳市著名戏曲演员马步峰告诉记者:能登台表演,让大家欣赏到豫剧,她感到非常自豪。展演活动有助于我们和群众戏友的交流,传承和发扬好传统戏曲。家住双清湾附近的居民王艳告诉说,展演的节目非常好,让她对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让自己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据悉,此次由颍州区文旅局组织举办的第十七个非遗日展示展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举办颍州区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非遗展演专场晚会等活动,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颍州区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宣传了阜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非遗力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


本次展演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意识,集中体现非遗保护为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氛围,展现了颍州区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强大信念和决心。
【记者:吕震 通讯员:张凡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