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增加降水7272万吨!“问天要雨”究竟如何实现?安徽气象专家一一揭秘
2023-03-22 08:41:49   稿件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3月20日,安徽省气象部门发布数据,上周安徽省各级气象部门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共增加降水7272万吨,引发关注。7272万吨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何时可以施行人工增雨?指令如何下达?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类影响天气工作未来将有哪些课题?针对这些读者关注的问题,记者联系安徽省气象专家来一一了解。

问题一:启动人工增雨有哪些程序?

上周的降水,缓解了安徽省严重的气象干旱情况。记者从安徽省气象部门了解到,对于上周的降水,人工增雨可谓是功不可没。

那么,什么情况下气象部门才会选择人工增雨?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联系到了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正研级高工袁野。袁野介绍:"我们选择人工增雨的标准是,根据地方政府需求,在出现干旱等需要实施人工增雨的情况下,气象部门会事先预判云层条件,当具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并在得到空域管制部门同意许可的情况下,便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人工增雨需要气象部门与空域管制部门的联合批准下才能进行,人工增雨的指令发布程序也需要两家单位联合审批同意。袁野告诉记者:"气象部门在研判具备人工增雨条件时,要提前向空域管制部门申报作业计划、申请作业空域,并同时在作业区发布作业公告,实施作业前还要再次向空域管制部门确认地面火箭作业参数或飞机作业航线,按照空域管制部门批复同意的作业参数或飞行航线来实施作业。"

问题二:7272万吨增雨数据怎么得来的?

3月20日,气象部门公布数据,上周安徽省共实施飞机增雨3架次,航时7小时22分钟,全省共组织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64点次,增加降水约7272万吨。

这样准确的增雨数据是如何计算得到的呢?袁野解释道:"这要根据全省各地飞机、地面作业的信息,依据云移动的方向、速度计算得出一定时间段的影响范围,这段影响范围称之为影响区,在作业区域上游或侧风方向选择形状一致的且云发展趋势一致的区域作为对比区,计算影响区、对比区降水总量的差异即为增雨量,将全省每次飞机、地面作业的增雨量累计,即为本次作业的人工增雨的水量。"

问题三:气象工作者如何"耕云播雨"?

上周,安徽省进行的人工增雨共发射火箭弹113枚、燃气炮2463发、燃烧焰条46根。那么人工增雨的工作机理是什么呢?袁野介绍,"人工增雨作业根据云层特性可分为冷云作业和暖云作业两种,目前常用的主要是冷云作业。冷云作业的机理其实是在云内播散冷云催化剂,相当于在云内播撒‘雨种’,这些‘雨种’会聚集云内大量的过冷水(指0℃以下尚未冻结的水滴),经过云内多个不同微物理过程,逐渐生成大雨滴,在上升气流托不住时降落形成降水,可形象地称之为‘耕云播雨’"

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利用飞机、火箭、地面发生器等载体将催化剂播撒到云里。"

问题四:人工影响天气还有哪些方面?

气象部门都会设置有人影办,它的全称是"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2023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水不仅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也是气象万千变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未来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影响天气是不是有更多的课题需要研究呢?

袁野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影响天气正在从单一的防灾减灾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并重方向转变,未来人工影响天气将可在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通讯员 吴然 实习生 张光洁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