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又重阳,情系桑榆晚。又是一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应时而至。
人的自然寿命究竟应该有多长?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被密切关注的话题。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追求长寿。
据合肥市民政局统计,截至目前,合肥市百岁老人首次突破700人,达到701人。时年过百,他们的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岁月同样赋予了他们丰富的人生智慧以及面对命运的豁达坦然。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好心态带来幸福晚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100岁的老人什么样儿?
在巢湖中庙街道中庙社区,有这样一位百岁老人,她不仅身体好,而且还多才多艺,平日里喜欢弹琴、唱歌、练书法,有时还搓麻将看电子书。
现居巢湖中庙的刘圣希老人生于1923年,退休之前一直从事教师工作。谈及长寿秘诀,刘奶奶笑笑说:“也没啥特别的,每天坚持运动、吃饭相对清淡,心态好,每天都很开心豁达。”
刘圣希老人告诉记者,政府相关人员逢年过节都会来探望她,日常还定期有工作人员上门提供量血压等居家养老基础医疗服务。一直被惦记着的感觉让老人心里觉得暖乎乎的。如今的刘奶奶已五世同堂,几个子女轮流照顾她,家庭氛围十分和谐。
家住合肥经开区的李友珍老人今年已经101岁。提起现在的生活,李奶奶说:“党和政府对我太好了,每个月有600块钱的高龄津贴,还有工作人员定期到家里来看我。”自合肥市推广老年助餐服务以来,社区每天给李奶奶配送两餐饭。李奶奶的儿媳妇王正芝说:“每餐都有四个菜,工作人员经常询问我们饭菜合不合胃口、需不需要调整,真是太贴心了。”
自2021年12月起,合肥市民政局开展为百岁老人建档立卡工作,全面了解他们的身体及生活状况,全力做好关爱服务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在合肥,像刘圣希、李友珍一样超过百岁的老人共701人,其中男性189人,女性512人。从地域上看,在合肥各县(区)里,肥东县百岁老人最多,为168人。
“养人之城”:变“养老”为“享老”
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合肥养老服务领域得分遥遥领先,居全国第一。
这个成绩,并非易事。近年来,合肥市持续提升老年人福利,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让广大老年人幸福更有感。
自2021年1月1日起,合肥市建立高龄津贴动态调整机制,连续两年提高高龄津贴标准。现如今,80-8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120元;90-9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240元;10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每人每月600元。2023年,全市发放年度高龄津贴总计2.78亿元,24万余名老年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该市自2013年起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2021年,将全市60周岁及以上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范围,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3553万人次,支出资金8.85亿元。
同时,自2021年,合肥市全面开展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对失能、半失能的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目前,已累计完成建设11962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6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着力推进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满足老年助餐服务需求。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尚属首家。
一座城市对待老人的态度,折射着城市温度,体现着民生情怀,寄托着为民初心。“养人之城”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值此重阳佳节,愿每位老人都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晚年。
人民网记者 赵越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