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走近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里的“阳光妈妈”
2024-05-13 08:30:33   稿件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合肥市儿童福利院,是200多个在院孤弃孩子的家,其中98%的孩子患有残疾。因出生缺陷,他们大多在啼哭中被抛下,各有各的故事和伤。然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阳光妈妈”,她们身兼多职,是康复师、老师、家长,更是孩子们生活里的光。

因爱结缘让孤残儿童有了家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一听到“阳光妈妈”的声音,孩子们便扬着笑脸,扯着嗓门撒着娇,喊着“妈妈”要“抱抱”、牵“手手”,郑勇便是其中的一位。

2009年2月,郑勇与丈夫史德义一起来到位于合肥市儿童福利院的“阳光家园”,在这里组建了一个“爱心家庭”,承担了养育5个孤残儿童的责任。彼时,郑勇夫妻俩还有个正在上初中的儿子,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爱心妈妈”有的时候为了照顾福利院的孩子,而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名义上,这是一份工作,实际上,这份工作没有休息日,甚至“下班”时间都没有。

“我父亲在我9岁那年就去世了,此后,逢年过节,母亲都会在餐桌上摆放一个空碗,以此纪念父亲,所以,我一直觉得家庭和亲情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她回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看到福利院招聘“阳光妈妈”,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这里。

也许是天生的母爱,抑或触动于孤残儿童的不幸遭遇,在见到福利院的孩子们后,郑勇便下定决心把“家”搬进了福利院,开始照顾起5个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

在三室两厅的房子里,墙上挂着全家福和许多孩子们欢乐的瞬间,客厅摆放着各种玩具和书籍,一盆盆绿植也被养护得生机勃发。电视柜上,整齐地摆着5个孩子的成长档案记录册。

守护孤独的“断翅”天使

对于“妈妈”这个岗位,郑勇并不陌生。但“阳光家园”里的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或智力缺陷,照顾好他们也并非易事。“每个小孩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时刻在身边看护,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饮食起居,陪伴孩子的周末时光,还需要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掌握一定的护理和康复技能,并时时留心孩子疾病复发等意外状况。”郑勇说。

小娜就是其中之一,患有唐氏综合征,智力发育迟缓,当时虽然已经6岁,却常常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那年4月的一个清晨,郑勇刚起床,来到洗手间,看到小娜自己坐在马桶上,洗脸毛巾放在面盆里。

刚开始,郑勇心里感觉很高兴,以为前段时间锻炼她坐马桶,终于有效果了。可是,当她的手触碰到毛巾时,一些稀稀的大便就顺着她的手指溜了出来……一时间,郑勇不知所措,委屈地哭了起来,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丈夫在一旁安慰她:“他们都是特殊的孩子,我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再说,这孩子今天都知道坐马桶了,你这些天的辛苦没白费,应该高兴啊!”

心情平复后,郑勇和丈夫决定,再坚持一下试试。这一坚持,就是15年。至今,夫妻俩已累计在这里抚养了26个孩子。

“每当有孩子被领养走,我心里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孩子们向着回归社会的方向又进了一步。失落的是,原来朝夕相伴的孩子就要分别了。”

成为孩子们“隐形的翅膀”

5月9日中午11点20分,下课铃响,郑勇和丈夫早已准备好一桌丰盛的午餐等着孩子们放学到家。

喂庆庆(化名)吃完西红柿鸡蛋拌饭后,郑勇又开始端着小饭碗,一边继续喂旁边的秦秦(化名)吃饭,一边唱着童谣逗他:“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郑勇夫妇眼前上演。

“现在我们带4个孩子,庆庆和秦秦还只有三、五岁,操心的会多点,两个大的就懂事多了,会帮着做家务,分担我们的压力。”郑勇说,如今,她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还会经常带吃的喝的来看他们,和这些孩子也打成一片。

目前,在合肥市儿童福利院“阳光家园”,像史德义、郑勇夫妇这样的爱心“爸妈”一共有12对,她们与60名孤残儿童组成了12户家庭。

早在2001年,为了让孤残儿童感受“家”的温暖,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合肥市儿童福利院在全国首创机构形态下的双亲家庭养育模式——“阳光村”,2009年,又进一步发展成为“阳光家园”类家庭养育模式。

一来二往之间,“阳光家园”给孤残儿童营造了稳定、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孩子们不仅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照顾,也在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中学会了彼此关心和帮助,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阳光家园”已经养育了300余名孤残儿童,其中80余名儿童顺利就读社会学校。3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打开进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大门。

临近采访结束,郑勇夫妻俩在孩子吃完饭后,才得空吃上几口饭。她说,做好这份工作就要有大爱之心,应时刻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孩子生活得更有尊严和意义。

                    记者:吕欢欢 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