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1月13日,阜阳市委网信办在该市科技馆建设的网络安全科普展区开始试运营,免费向市民开放。全市群众可通过游戏体验、AI互动等形式,寓教于乐,亲身体会日常网络安全隐患、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展览旨在通过网络安全场景复现形式,让老百姓直观地感受到网络安全风险,提升自我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个人财产安全,在体验互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阜阳市网络安全科普展区共分为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网络安全文化墙,主要展示我国网络安全总体指导思想,法律法规,以及网络安全事件和常见的网络陷阱;另一部分为展品内容规划,展品主要从个人信息安全切入,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网络风险,以及网络安全预防方法。旨在通过网络安全科普展览,让公众对网络安全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展品体验网络陷阱,提高公众网络素养,提高防范技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展区以互联网知识科普、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传播网络安全知识、激发公众的兴趣为功能定位,展项有“偷梁换柱”、“出卖你的照片”、“二维码风险”、“移花接木”、“共享充电”“微信诈骗”常见的六项网络诈骗科技展品。
科技馆现场的防诈骗网络科技展品,能让群众立体化、沉浸式地了解身边的网络安全隐患,进一步强化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朱贺告诉记者:平时我们可能经常接到自称是警察、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官方来电,说我们涉嫌诈骗需要转账汇款,或者来自移动等运营商或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的来电,用开通服务、快件丢失等理由诱使我们输入验证码等信息以实施诈骗,这其实这是诈骗分子通过不法行为控制了我们的手机,篡改了我们的通讯录信息。展品通过接听电话的方式,直观展示了银行卡、手机、个人电脑使用过程中的诈骗手法,以此来巩固且提高市民的防诈骗意识。
人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人的自身安全意识直接影响了网络世界的安全和稳定,本展览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贴近公众生活的网络安全知识为切入点,聚焦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及防范等内容,通过互动参与、感知体验,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对信息敏感度和判断力,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阜阳市科技馆负责人王艳介绍,预计每年将有30万人次参观。
【记者: 吕震、李继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