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阜阳各县市区小麦正处于灌浆的后期,产量基本形成,作为安徽首个航天小麦品种的育种单位,阜阳市农科院的小麦专家们到各地去察看阜航麦一号的大田表现。
在颍东区插花镇种粮大户李志锋的田里,阜阳市农科院小麦研发中心高级农艺师葛勇在看了小麦的长势以后,感到十分满意。
葛勇告诉我们,阜航麦一号是在农科院审定的“阜麦8号”的基础上,通过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下,经过高真空、宇宙高能粒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环境诱变作用后,在地面筛选培育的。今年是大田推广种植的第二个年份,从颍东区这几百亩的试验田里,可以看到阜航麦一号的矮秆大穗、抗倒性强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目前丰收在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业市场,是种业大国,但远不是种业强国。阜阳做为江淮百亿粮仓,全国重要的小麦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生产、良种研发责任重大。阜阳市农科院小麦研发中心,多年来始终牢记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抓好种子农业“芯片”,经过多年的试验繁育,已经审定了7个优良的小麦品种。在未来的3-5年内,还有10-12个优良的品系即将通过审定。为落实两强一增要求,努力打赢种子翻身仗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