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治荆楚必先治水,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是长江干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向东流、一库清水往北送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湖北做好护水、管水、用水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底线,舞出生态绿色发展新气象。
丹江口水库。湖北省水利厅供图
依法护水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近日,不少市民在湖北省松滋市发现长江江豚游弋的身影,它们成群结队时而跳跃、时而翻滚点头、喷水。
农业农村部最新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达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离不开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对长江大保护的践行。
2018年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后,“十四五”初,湖北端出保护母亲河的“升级版”,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
向污染亮剑,湖北“关改搬转”沿江各类化工企业443家,实现沿江1公里内“清零”。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九千余个,长江干流出境水质保持在Ⅱ类。
十年禁渔政策,落地有声。沿岸3.2万名渔民转产安置,1.7万艘渔船停业上岸。除常年禁捕区外,武汉市的6条通江支流自3月1日起,进入120天的禁渔期。在此期间,长江禁捕渔政监管信息化系统对沿江153个高点采取布控,24小时视频监控长江武汉段150.5公里和汉江72公里的水域。
既突出铁腕,也注重长效。湖北3.8万名河湖长、20多万河湖卫士挺身河湖管护一线。强化法治保障,《湖北省河湖长制工作规定》正式出台,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河湖长制党内法规。发布《湖北省河湖健康评估导则》,编制完成19个省级重点河湖“一河(湖)一策”。
以最强决心、最严举措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湖北唤回了一幅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2022年,326个地表水省控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优良比例90.5%,一批幸福河湖、绿色小水电和水利风景区涌现荆楚大地。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钟华摄
科学兴水 打造荆楚安澜现代水网
前不久,作为水利部、湖北省今年重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已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与下游已建的大龙潭水库联合运行,可有效控制洪水、削减洪峰,还可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发电,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
据介绍,该工程对守牢清江流域防洪安全底线,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巩固拓展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湖北,水利工程正不断有序推进。2022年湖北省水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97.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创历史新高。2022年7月7日,连接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国家水网“大动脉”——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同年9月21日,鄂北二期、浮桥河灌区、武穴北灌区等19个重大工程集中开工。一个个项目厚积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快“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建设步伐。
湖北已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同时,该省擘画流域综合治理蓝图,完成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空间布局,把科学谋划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列为省级战略。
根据“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规划,“十四五”期间,湖北计划投资1760亿元,力争到2025年,初步构建标准适宜、风险可控、安全可靠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多源联调、丰枯互济的供水保障格局。
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节水灌溉。湖北省水利厅供图
高效节水 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
武汉高校云集,年用水量近1亿立方米。2019年,武汉启动“高校节水减排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高校节水减排工作目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之时,武汉高校用水总量较2018年整体下降21.6%,减少2237万立方米。
在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南湖校区和汤逊湖校区共投资约500万元用于雨水分流改造和“海绵校园”建设;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新建实训楼、学生宿舍楼全部安装了中水回用设施,将收集的优质杂排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室外绿化浇灌及道路浇洒。
湖北坚持节水优先,全力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印发《湖北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目前,湖北已有31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全省县级行政区建成率超30%。湖北省漳河灌区、王英水库灌区、高关水库灌区等7处大型灌区通过水利部复核,成功入选节水型灌区名单。
高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实现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年节水395万方、增加粮食产能858万公斤的预期效益,在2022年抗击极端干旱中发挥了重要的供水基础保障作用。
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湖北省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明确,按照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要求,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系统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领域节水,到2025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碧水丹心写担当,踔厉奋发踏新程,湖北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推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实现水的永续利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