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聚焦

湖北:扛牢耕地保护之责 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2023-12-28 15:13:38   稿件来源:人民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北坚持藏粮于地,不断压实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鄂”的力量。

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

走进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李台村,农家院墙上“增加一分地,留与子孙耕”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李台村违规占用耕地建苗圃基地,卫片执法发现后,现场勘测面积达615亩。

耕地必须实至名归。三伏潭镇委镇政府和李台村工作人员紧急行动起来,迁移树苗后收回土地。三伏潭镇实施地块复耕,将旱地改造成水田,原来只种一季的田地开启种植“油—稻—稻”模式,农民亩均增收1000元。

农田就是农田,湖北精准施策持续推进耕地整改,坚决守住全省耕地保有量6925.25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5950万亩的两道红线。荆州市广泛动员力量,紧盯短板抓整改,“找回”耕地12.47万亩;襄阳市加大奖惩激励,对整改进度后三名的县市区暂停受理建设用地报批,形成倒逼机制。

创新思维,打好整改“组合拳”。南漳县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让废弃矿山披上绿装,共治理华新、华龙、吴家沟等27家露天废弃矿山,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306亩,新增耕地面积1538亩。

耕地恢复,要讲求方式方法。荆门市掇刀区探索耕地积分制管理,农户参加耕地保护宣传、耕种撂荒地都可获得积分,用以兑换农资。

据统计,湖北省已“找回”流失耕地89万亩,超额完成66万亩的年度整改任务。

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在孝感市云梦县伍洛镇朱祠村田块成方、沟渠相通、道路相连,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如绿色地毯覆盖在田野上。

针对地块小、小户种植成本高、大型农机进不去等难题,云梦县积极探索基本农田连片整治,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推动“小田变大田”“碎田变良田”。

始终把守住耕地红线、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00余万亩。

“轰隆隆、轰隆隆。”旋耕机正在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芦洲村、粑铺村江堤旁不断工作,将原本荒芜的田地,翻耕成适宜种植的良田。

临江乡切实抓牢耕地撂荒整治工作,引进专业种植企业,流转周边约1600亩耕地,抢抓种植时节,利用机械化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油菜、小麦种植。未来还将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合作,运用专业农业技术,发挥江堤外江水冲积层的优良土质优势,将其打造成鄂州华容地区种植基地。

十堰市郧阳区改出好“丰”景。该区坚持规划先行,严把勘测规划、施工监管、施工质量等关键环节,同步推进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面积200亩,惠及5个乡镇2000余人,已初步实现“荒地变良田、旱涝保丰收”目标。

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命脉。2023年湖北大中型灌区共完成水源工程改造64处,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92.19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56亿公斤。

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原来的鱼塘已经回填复耕,收了一季早稻后,现在又种上了油菜。”黄冈市黄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陶店乡小汊湖村,对违规占用农田挖塘养鱼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田间已是一幅忙碌景象。

连日来,黄州区纪委监委耕地保护专项监督工作专班对前期自查发现的4个违规占用农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完善监督制度机制。

湖北省纪委监委把“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点工作,紧盯耕地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以严实作风推进耕地保护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与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单位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湖北实施“耕地保护红黄牌”制度,对保护不力的市县政府提出黄牌警告,情节严重的出示红牌,完善约谈问责机制,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通过获取最新卫星数据与年度变更调查卫片比对,智能提取耕地疑似问题图斑,实现耕地保护监管由事后发现转变为事前监管。从今年5月1日起,湖北启动耕地流失整改卫片日常监测工作,让土地违法行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