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以“变”解锁“善治密码” |
2024-10-07 08:34:17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
日前,六安市舒城县公安局桃溪派出所民警在红光小区楼长的陪同下前往村民家走访。“楼长制”有效破解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基层治理难题,成为持续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通讯员 王可海 摄 9月30日,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街道矿内社区党委组织开展社区基层治理积分兑换活动,为通过“积善、积美、积信、积勤、积亲”获得积分的志愿者颁发奖品。通讯员 胡智慧 邹 洁 摄 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双圩社区在双兴河畔家园小区开展“暖心亭”里议民事、共建共治“圩”美家园、“周四来说事”等活动,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资料图片)通讯员 王 骏 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为我们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方法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破解治理难题,找寻“善治密码”。 准确识变,找准关键问题。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使得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然而,少数治理者对基层治理所面临的形势认识不足,难以廓清迷雾,把准本质,导致治理工作存在“偏差”,“小毛病”易发展成“大问题”。加强基层治理,首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准基层治理“风向标”,就要多走走田间地头、串串大街小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公共服务的不均衡,还是一些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的出现,都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逐一分析,精准施策。只有这样,基层治理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科学应变,找寻破题良方。越往基层其所面临的治理情境越复杂,治理风险越多元。加强基层治理,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找到从容应对复杂情境的方式方法。近年来,安徽涌现出了像桐城“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淮北“一杯茶”调解工作法、黄山“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等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解读其中的“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具有新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充分把握了适度的治理弹性。当地通过处理好行政与自治、法治、德治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规则、乡约、共识乃至人情、伦理等多种手段,实现了治理的刚柔并济。产生于基层、来源于人民群众、生动鲜活的创新实践,非常值得借鉴。 主动求变,抢占治理先机。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久久为功的毅力、善作善成的巧力,才能在改革的“最先一公里”上迈大步、开新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专业支撑效应,引导公众参与,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减负”“赋能”双向发力,进一步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前进道路上,惟有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李明杰) 听“围楼夜话” 解百姓忧烦 “我们小区没有主大门,因为一二期合并管理,小门出入人员较多也较杂,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小区许多地方存在监控盲区,希望物业公司能够加强日常巡逻。”前不久,泗县虹城街道北关社区上海商贸城小区的“围楼夜话”活动中,围绕小区治理问题,居民一个接一个发表意见建议。 现场倾听居民意见的,是泗县虹城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北关社区“两委”全员以及小区物业公司代表。“众人事情还需众人议,今天的‘围楼夜话’就是想听听大家对小区管理上的心里话,这样我们今后才能有针对性改进工作,让居民更满意。”北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庆君如是坦言。 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虹城街道创新开展“围楼夜话”活动,建立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业主五方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围绕居民“急难愁盼”拉家常、听实情、解心结,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围楼夜话’活动中,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和广大业主一人一个小板凳,凡是能够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提高小区文明创建质量、融洽居民邻里关系的事情,在‘围楼夜话’活动中都可以共商共议、寻找答案。”虹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吴辉说。 “之前小区门口经常有车辆违规占道停放,给居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我就把改善意见在‘围楼夜话’活动中提了出来,第二天堵在门口的机动车就被疏散干净,物业还贴上了警示牌,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虹城街道凤凰城南区居民陈大娘说,自从开展“围楼夜话”活动后,小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显著提高,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截至目前,街道已在43个小区、农村的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围楼夜话’活动310余次,累计收集1000余个问题,解决了一批居民关注的电动车充电难、环境脏乱差、物业服务不佳等问题。”吴辉介绍,根据群众实际需要和社区治理中的问题纠纷,“围楼夜话”开展的时机、项目内容和形式灵活随机,一场“夜话”包括政策宣讲、心理讲座、歌舞曲艺、纠纷调处等多个项目环节,既能在面对面交流中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也可助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范孝东 实习生 杜健俊) 巧用积分制 群众乐参与 9月26日中午,张月红来到桐城市龙眠街道沿河社区老年食堂就餐,与众不同的是,她这一顿饭并不用付钱。“我是社区AAA级信用户,每年有10次在老年食堂免费就餐的机会。”62岁的张月红笑着告诉记者,言语间颇显自豪。 看到记者不解,一旁的沿河社区党委书记汪朝霞解释:“这是我们社区的积分优胜户、一位退休老党员。”原来,沿河社区规定,居民年度积分达到180分及以上即评为AAA级信用户,而“热心居民”张月红的年度积分已达到229分。 积分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不得不提沿河社区近年来推行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分制改革。“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社区‘两委’再积极,群众不参与,治理难度就大。我们通过把积分制引入基层社会治理,对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进行量化赋分,根据积分排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政策激励和精神鼓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促进基层善治。”汪朝霞介绍。 根据沿河社区积分实施方案,“热心公益、爱护公共财物”加10分,“帮助或照顾社区无血缘关系的老幼病弱”加10分,“适龄青年积极应征入伍投身国防、现役军人获奖立功”加30分……积分事项共分了5大类27个事项,给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不仅如此,社区还创新设立了“积分银行”。“社区党委下辖6个党支部,309名党员,我们鼓励党员向社区捐赠个人可兑换积分。由社区统筹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提供更多爱心帮扶。”汪朝霞告诉记者,在党员的模范感召下,400余名热心居民主动向“积分银行”捐献积分,“和谐积分”的理念在全社区蔚然成风。 “积分制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实现了由单一主体治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龙眠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姜友权表示,巧用积分制,形成了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激发了和谐治理的浓厚氛围。(刘良慧 实习生 周 洁) “微议事”平台 共治聚合力 “我的腿不太好,上楼的时候只能拉着扶手慢慢上。现在有了电梯,上下楼出行方便多了,社区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合肥市浅水湾社区明珠创世纪花园居民林环高兴地说。 明珠创世纪花园建成近20年,均为6层住宅,小区60岁以上老人在户籍人口中的比例近三分之一,大家对加装电梯的意愿都比较强烈。浅水湾社区党委主动牵手居民自治小组和第三方企业,认真听取居民的心声,多次召开座谈会、说明会、协调会,讨论预算、保修、安全等难点问题,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加装电梯”项目顺利推进。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管。近年来,合肥市蜀山区荷叶地街道浅水湾社区以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为试点,坚持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居民自治,依托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完善居民说事等相关制度,构建“微议事”平台,定期就小区公共事务进行沟通协商。同时,社区党委在前期投入治理、走访群众、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民选自治小组、民定小组职责、民建服务队伍,引领小区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小区事务治理中。 在自治小组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共商共议中,居民既享受了改造成果,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小区共治。以前的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周边写字楼车位紧张,在附近上班的田先生深有感触:“车位抢不着,只能停得远。既麻烦,更担心剐蹭,上班也不踏实。”通过征集小区群众意见,车位重新进行了规划,试点“车位共享”,让停车从“一位难求”到井然有序,既缓解了周边停车位紧张情况,又将其中的收益用于小区内部建设,提高了居民幸福感。 “更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作共治和多元方式的合力施策。”浅水湾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社区将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和治理模式,继续深入推进相关制度机制建设,培育更多社区能人、热心人,合力共建美好家园。(江 敏) 红色业委会 办好邻里事 “多亏了小区业委会,帮我们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题,现在不用从家里拉线了。”9月28日傍晚,家住芜湖市繁昌区西苑社区城西花苑小区的王大姐下班后,将电动车骑到小区内的充电桩充上电,放心地回家去了。 充电桩问题的解决,源于小区红色业委会的积极争取。“原来,小区里飞线充电现象严重,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我们积极跟社区联系,向上级部门争取资源,主动参与摸排小区内可设置的非机动车充电点。”红色业委会成员、楼栋长潘文正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基本完工,能够为居民提供900个充电接口,彻底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提升了。 城西花苑小区是一个集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性住房及英才公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小区,人员结构复杂,老年人较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治理难度较大。为了发动群众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西苑社区在小区内组织成立“红色业委会”,吸纳5名群众信任的热心老党员为业委会成员。 日常工作中,红色业委会成员积极通过微信群、上门走访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收集以后及时报送社区,打通了连接服务居民的“最后一步路”。社区和物业对排查出来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进行单独处理,社区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 因缺少居民休憩娱乐场所,红色业委会积极与社区沟通,提出沿城西花苑外围建设一条健身步道,最终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铺筑一条“同心共治路”;为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业委会拉动小区内文娱力量,中秋的夜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晚会;根据居民提议,为小区安装晒衣架、充电棚…… “红色业委会成立以后,居民大事小情都来找我们。”潘文正说,不仅如此,由于业委会成员都是老党员、老住户,与邻里关系和睦,在业主与物业之间、邻里之间的小摩擦中,起到了润滑剂作用,化解了许多矛盾。(班 慧) 爱心志愿者 传递正能量 “每当我走在楼栋间,看着那些熟悉的笑脸和整洁的环境,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小板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让我感觉,幸福就在身边。”滁州市琅琊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龙池花园小区11号楼的张大姐笑着说。 近日,龙池社区联合物业及业委会在龙池花园小区实施“红领家园”之“红领”便民小屋项目,辖区党员、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小区业主提供“红五员”优质服务。 “我们设置红色理发员、义诊员、服务员、调解员、缝补员等‘五大员’,每月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希望通过提供志愿服务,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同时,也想用这种方式让邻居们有聚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小板凳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赵贤美说,“红领便民小屋”已累计为800多人提供义诊、理发等服务。 据了解,滁州市琅琊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位于滁州市老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安置小区较多,服务需求多样化。丰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胡晓祺介绍,通过健全完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机构,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和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让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参与社区自治的重要力量。 为探索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龙池社区积极打造“合伙人模式”,同市场、企业、市民一起管理社区事务、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和社区合作场地置换服务开展‘理想家创客坊’,我们每年将给社区开展12场系列手工活动,并将盈利的5%捐给社区慈善基金,助力社区发展。”滁州七色光居民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吕波说。 目前,“社区合伙人”计划已吸纳商企、社团成员单位24家,2024年实施公益创投项目10个,开展活动100余场,有效激活了社区服务“微循环”。 “扩大社区治理‘朋友圈’,让更多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是我们积极探索的尝试。不管是‘红色便民小屋’还是‘社区合伙人’,都将致力于把社会力量、专业力量汇聚到一起,共同为群众排忧解难。”龙池社区居委会书记孙涛说。(朱 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