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公众网 - 阜阳广播电视台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到2025年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安徽启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11-25 15:59:56   稿件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网

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消息,到 2025 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平方米;力争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11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到2025年 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健身更加便利,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健身指导更加科学,健身组织更富活力,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1块,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带动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200亿元。

新建足球场地600个以上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城镇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标准,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场地设施100个以上。加大小型冰雪设施和类冰雪设施建设力度,建成冰雪或类冰雪设施80个。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补短板项目1200个以上,新建或改扩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5000个以上。新建足球场地600个以上。新建健身步道3000公里以上,打造“三山三江两湖”全民健身设施品牌,建设“三山”登山健身步道体系、“三江”健身长廊(带)、“两湖”健身圈。

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积极参与全国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协同举办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长三角体育节等区域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办好各级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合肥国际马拉松、亳州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黄山国际登山大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常态举办全民健身“三级联赛”,逐步向“五级联赛”拓展,打造“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开展年度省级十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十佳社区品牌赛事评选。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全民健身赛事管理和服务,制定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引。

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常态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文化节、欢乐冰雪季等群众性冰雪活动,推动冰雪项目进校园,办好省轮滑锦标赛和轮滑联赛,实现1000万人次上冰雪。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建立衔接有序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培训体系,办好省级青少年“三大球”锦标赛,推广普及县域足球;开展“三大球”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武术、龙舟、围棋等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

建成科学健身指导中心121个

构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建成科学健身指导中心121个,推动健身场所和晨晚练点科学健身指导全覆盖,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建设科学健身专家库和资料库,建立科学健身知识发布和全媒体传播机制,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健身大讲堂。制定科学健身培训课程和认证体系,将科学健身培训课程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率。

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大众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推进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激发全民健身组织活力

建立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体育总会全覆盖,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鼓励发展社区体育组织。

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参与等级评估,打造一批3A级以上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考核激励机制,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

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性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行工间健身,加强职工健身服务。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赛事活动,开展全省老年人健身展示、百万中老年人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等活动。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扩大体育消费,拓展体育消费新领域、新场景,举办体育消费节,打造体育夜市。加快推进合肥、黄山国家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各地争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项目。

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

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推广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建立健全体医融合机制,推动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逐步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提供健康检测、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运动康复机构。

推动全民健身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制定省智慧体育建设方案,建成省级智慧体育平台,打造集体育赛事报名、体育场馆预约、群众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智慧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全省统一“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引导群众参与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智慧场馆、智慧赛道建设,数字化升级改造公共体育场馆60个以上。

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全民健身“皖美”故事。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模范县(市、区)创建。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全民健身交流,推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