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印发 |
2022-07-05 11:31:31 稿件来源:颍州晚报 |
近日,经市政府同意,《阜阳市“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市减灾救灾委名义印发。《规划》以化解灾害风险、夯实发展基础为根本,以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强能力、促协同,全力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灾害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时间≤10小时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指标。到2025年,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1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1%,创建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1个,新增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15个,新增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0个,灾害影响区域内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295%,气象观测站网完备度295%,应急科普综合体验馆或科普基地21个,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时间≤10小时,县级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28个,城镇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1.5㎡。 实施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生命通道” 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方面,《规划》提出开展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林区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全面获取我市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历史灾害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实施地质灾害防御与治理工程,加大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力度。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聚焦学校、医院、体育馆、图书馆、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做好房屋设施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加强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隧道、乡镇渡口渡船隐患整治,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和城镇周边林区草原防火设施建设,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标准化创建。实施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重点场所消防系统改造,打通消防车通道、楼内疏散通道等“生命通道”。 淮河流域重点易涝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规划》提出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干支流和左右岸的系统治理,以加快补齐防洪排涝短板弱项为治理重点,实施中小河流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低洼易涝区排涝、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等工程,全面提升防洪除涝减灾能力。到2025年,淮河重点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主要支流、中小河流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淮河流域重点易涝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将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市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学校、广场、公园、体育场馆、人防、绿地等公共场所,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基本形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合理搭配、室内室外有机结合、地上地下统筹兼顾的立体灾害应急空间体系,满足突发重大灾害状态下紧急疏散避险需求。规范和加强应急避难设施日常维护、启用运行及关闭管理等工作。设置统一、规范的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向社会公布应急避难场所的名称和具体地址。到2025年,力争实现城镇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