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贫困村”蝶变成“乡村振兴”样板村 |
2023-02-27 09:10:25 稿件来源:人民网 |
春天的风已吹起,沿着宿州市区一路沿东南方向至40公里处,知音乡村——埇桥关湖村静置于此。它处在三县交界处,206国道穿村而过,更有浍澥新河及汾洪江交叉流过,交通便利,水土肥沃。 走进关湖村,你会发现它的美是渐进式的,透过一桥、一亭、两山和音乐喷泉等景观,美丽的画卷次第展开。 在这里,伯牙抚琴、子期听琴石雕矗立其中,千亩油菜花田静待灿烂盛放,水上公园“别有洞天”,知音园挡不住浓浓的历史气息,“知音大舞台”则是全村村民的一方乐土..... 很难想象,如今已是省级AAA级旅游村、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关湖村,曾经也是贫困村,一季麦一季豆的传统农业是村民的全部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更是捉襟见肘。 改变的契机源自一次思索。 关湖村自古以来就有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高山流水遇知音”“脂粉无计染红江”等历史传说。这个故事能不能在旅游开发上闯出一片天地?能不能打出一片新生态?是当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直考虑的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打响文化名牌,走文化产业之路,这个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更需要创新的思维。 于是,当地先因地制宜修建了伯牙子馆、古琴馆。“这样的事情想来都很难,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偏偏就成了。”关湖村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 一来一往之间,乡村音乐主题曲、网红打卡基地,这些新名词都是在这场历史文化的传承下得以实现。网红小火车、主题秋千、儿童游乐园、蒙古包等设施也在村里已逐步到位。 人民网安徽频道采访了解到,关湖村是2016年度的美丽乡村,秉承留住乡愁和田园记忆的理念,当地没有对其推倒重建,而是在原本旧村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开发,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群,其中又以小青瓦、木制雕刻窗花最有特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颇有韵味。 不仅如此,作为曾经的贫困村,产业发展助力摆脱“贫困帽”。关湖村现已形成了千亩红橡育苗区、千亩油菜花种植区、万亩甜叶菊育苗基地为龙头的“合作社+特色种植+旅游”的发展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9985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8.2%;村集体收入也由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51万元。 正如《关湖村歌》所唱的那样:“美关湖哎关湖美,关湖是我可爱的家乡。美的是党的政策暖人心,美的是关湖一片新气象;美的是特色种植土生金,美的是田园景色好风光。” 如今,关湖村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