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春风润江淮|金寨大湾村的四年“蜕变之路” |
2020-04-26 15:38:15 稿件来源:安徽网 |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四年后,这座小山村以“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为发展思路,茶旅融合发展成果颇丰。如今,大湾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2.75 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 大湾村一处在建的民宿。 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前左)在指导村民种植茶树。 拔穷根 脱贫药方坚持因户施策 2016 年4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在村民陈泽申的农家小院里开起了座谈会。虽然四年过去了,但陈泽申对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我当时也没什么准备,就拿了一些自家种的花生和樱桃放在桌上。”陈泽申说,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一直忙着和大家交流,问贫困户的生活、问当地的政策,陈泽申也向总书记介绍了家里的情况。“总书记能来我们家,我很激动,看他在座谈会上一口东西都没吃,临走的时候给他抓了一些花生和樱桃。”陈泽申说,四年前总书记来的时候,院儿里的樱桃特别红,今年樱桃又红了,他也盼望着总书记能有机会再来一次大湾村。 陈泽申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去世、儿子也不在了,只有他和孙子一起生活,因为家里没有了劳动力,以前每年收入仅有几千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拔掉“穷根子”,近年来,大湾村坚持因户施策,让脱贫药方“准”起来。村里逐户“会诊”致贫原因,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相应出台“两业(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光伏入股、教育资助、医疗保障、政府兜底等帮扶措施,贫困户户均扶持措施达7 个以上。全村开发公益性岗位92 个,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岗”,户均年增收6000 元。针对因残、因病致贫的特困、低保、五保户,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强化帮扶措施,全面摸排走访,了解衣、食、住、行、医疗、环境卫生、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兜底脱贫职能,全面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 同时,推动低保与扶贫相衔接,实现教育扶贫应助尽助、健康扶贫应享尽享,兜底保障网进一步织密织牢。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对已脱贫人口做到“四个不脱”,即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2016年以来,大湾村共脱贫158 户399 人,2018 年顺利实现“村出列”。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7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 如今陈泽申的孙子已经在合肥找到了工作,他则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再加上种些中药材,并在村里茶厂的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一年的收入超过了4 万元,干劲越来越足。“我的收入翻了10 倍,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还能存些钱,请总书记放心!” 抓产业 茶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每年春季,大湾村村民周秀凤都会在大湾茶厂打短工,记者在茶叶炒制车间见到她时,她正在熟练地翻炒锅内的新鲜茶叶,一股茶香扑面而来。 “这个步骤叫做‘整形’,就是让茶叶的形状更加美观,不过炒的时候要注意力道和火候。”周秀凤告诉记者,她是主动报名参加茶厂的“师带徒”培训的,炒茶每小时能拿16 元,去年春季她在茶厂做工50多天,就赚了9000 元。除此之外,家里还种植了小香薯、养猪,现在周秀凤不用外出打工,每年就能收入三四万元,还能照顾家中的母亲和女儿。 “大湾村地处高山区,因为海拔高、温度低,茶叶上市时间迟,再加上当地村民采摘的是芽茶,价格卖不上去。”宣善斌是大湾茶厂的负责人,他来到这里之后,开始逐步引导村民采摘瓜片。“在绿茶当中,瓜片是很独特的一个品种,需要采摘无根无芽的鲜叶,而且还需要注意采摘的手法,不然会影响颜色和口感。”宣善斌做了一个对比,之前村民卖茶的最高价格只有几十元,现在根据茶叶的品质,每斤能够达到100至150元。不仅解决了茶叶的销路,也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目前,大湾茶厂有30多名工人,其中贫困人口将近一半。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近几年,大湾村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着力构建长久支撑。通过培育产业带头人,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把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村里新建大湾茶厂,引进市级龙头企业安徽蝠牌茶业股份公司入驻,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不仅解决全村2200余亩茶叶加工销售的难题,而且由过去制作“大路货”变成制作精品瓜片茶,带动鲜叶销售价格由30元/斤上涨到60元/斤,同时带动400多户茶农户均增收3000 元以上。2019 年,更是争取到省农业农村厅支持资金500 万元,新建茶园1050亩,改造提升低产茶园1070 亩,截至目前,完成1065 亩新建茶园,栽植茶苗39.5万株。 不仅如此,大湾村还支持贫困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山羊、黑毛猪、黄牛养殖等特色种养业,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均发展1项以上主导产业,家家建起绿色“小银行”。2019年春,与国家人社部合作,通过爱心扶贫方式,在大湾村扶贫定制有机茶50.8 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人,综合增收近100万元。 大湾村的新面貌。 大湾村农光互补扶贫电站。 兴旅游 茶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 在大湾茶厂的游客接待中心,“导游”陈泽申正在指导游客们体验炒茶工序。 “我是周边城市过来旅游的,听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这里,再加上现在正好是炒春茶的时候,就想过来看一看。”游客汪虎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几年前,他就曾经来过大湾村,“两次来大湾村的感受很不一样,以前看到的更多是自然风景,现在这里的配套设施完善了很多。” 大湾村地处金寨县中南部。依托丰富的红色、绿色旅游资源,大湾村着力打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行”4A 景区,带动31 户群众发展农家乐,接待游客20 万人次。同时,依托天马自然保护区秀美景观,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基地+休闲”型景点,推进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目前大湾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是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促进茶旅融合发展。”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说,如今,村里利用大湾茶厂招商引进蝠牌茶业,打造集旅游、观光、茶叶加工、销售、休闲品茶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并在大湾村发展民宿特色旅游,将大湾组打造成为又一个旅游景点。与此同时,加快培育花石乡茶叶交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以大湾村为建设中心,重点打造天猫、京东商城、邮乐农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冷链物流、仓储、电商、餐饮等服务创收。加强品牌认证与质量管理,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大力支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著名、驰名商标注册,加快六安瓜片等知名品牌发展。 “为了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我们还在进行大湾十里漂流项目建设,落差大约180 米。”余静介绍说,依托十里漂流项目,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发展旅游必须能让游客住下来,对此,大湾村引进企业开发“大湾民宿”,每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7 万多元,并引进鸿源集团投资建设26 栋精品民宿群,旅游产业每年将吸纳各地游客观光旅游近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效益1360万元。 几年间,大湾村的干部群众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化作巨大干劲,积极用好扶贫政策,真脱贫、脱真贫,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积极发展产业,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对于大湾村未来的发展,余静信心十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姚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