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有新“行动” |
2025-10-15 10:43:14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
记者10月10日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了解到,近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会同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的《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已于近期正式印发,《行动方案》聚焦基础设施、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民生服务等领域提出30项具体任务举措。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长三角GDP年均增速5.58%,高于全国0.2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3.9%提高到2024年的24.6%,6年间贡献了中国约26%的经济增量。 目前,长三角有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合肥、宁波等6个都市圈,各城市及都市圈均有相应规划方案,此时为何专门出台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的行动方案?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推动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面向“十五五”时期,长三角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既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也存在着诸多难题亟待破解。 “比如有机制框架,但运转效率待加强;有规划指引,但规划落地保障不充分;有规模体量,但中心城市能级要提升;有空间形态,但关键节点、重要轴带定位需明确。另外,各个都市圈分开来看都很‘热闹’,都市圈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却不算紧密和频繁。”该负责人表示。 聚焦“七个一”是《行动方案》的核心,即共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群”、共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张网”、共铸科技产业创新协同“一条链”、共促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一站享”、共下高水平开放合作“一盘棋”、共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把尺”、共推民生服务便利共享“一张卡”。 在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将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都市圈重要节点建设,强化交通、物流、产业、就业、生态、公共服务等功能配置,更好发挥综合承载、空间联结、要素流通作用;放大都市圈间协同联动效应,加快G60科创走廊等轴带建设,向都市圈间联动要空间效应。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实施城际通勤效率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都市圈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机制,探索推行高频次通勤多样化票制。 在科技产业创新协同方面,将围绕优势产业建立创新联合体,深度参与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联合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聚焦空天信息、脑机接口、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等领域推动协同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等。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特别提到了民生服务便利共享的“扩容”问题,这意味着长三角人有望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带来的民生红利。 《行动方案》提到,将推动医联体医疗机构医生多点执业、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促进都市圈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扩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提高异地就医购药便捷度;加强跨界地区城市管理联动、边界联检和信息共享;健全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联防联控和应急救援机制等。(记者 王弘毅) |